潮州市精品潮剧赴新加坡展演
8月4日晚,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场灯火通明、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新加坡潮籍乡亲欢聚一堂叙乡情,共同欣赏潮州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带来的大型古装潮剧《程咬金招亲》,一千多个座位座无虚席。
8月4日晚,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场灯火通明、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新加坡潮籍乡亲欢聚一堂叙乡情,共同欣赏潮州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带来的大型古装潮剧《程咬金招亲》,一千多个座位座无虚席。
与潮剧情缘之深,应追朔到孩提时代了。从戏台的现场表演,到收音机的播放,再到电视、VCD,乃至酷狗音乐,无一不充满潮曲潮声,这得益于奶奶、外婆,更包括了姨妈、母亲,甚至于表哥、表姐,从小时候带着我上戏院看戏、过年时跟着表姐走街串巷看《京城会》,到少年时过乡过里看
荔枝又称“励志果”不仅因其谐音更因它象征的进取精神荔枝树枝繁叶茂、四季常绿寿命长达数百乃至上千年恰如优秀的家风生生不息为传承优良家风、传播非遗文化助力荔枝旺销、荔农增收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将于6月21日(星期六)晚8时在老妈宫举办“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验特
荔枝又称“励志果”不仅因其谐音更因它象征的进取精神荔枝树枝繁叶茂、四季常绿寿命长达数百乃至上千年恰如优秀的家风生生不息为传承优良家风、传播非遗文化助力荔枝旺销、荔农增收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将于6月21日(星期六)晚8时在老妈宫举办“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验特
6月5日,由韩山师范学院教务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潮州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承办的“潮韵悠扬·戏曲传承”潮剧进校园专场演出在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厅婉转开演,韩山师范学院教师代表及学生200余人在现场感受潮剧的魅力。
“伊行!伊行!”潮汕方言的嘶吼突然炸开,23岁的沈惜珍甩开水袖,眼泪砸在褪色的红头绳上。这是中国戏曲学院潮剧本科班毕业大戏《侨批颂》的第37次联排,导演突然喊卡:“停!阿珍你哭得像在演琼瑶剧——侨批是命根子,不是失恋!”
该剧由郑晓龙总导演、曹译文执导,讲述了亲历满门覆灭之祸的钦天监监正之子,在十年后化名“藏海”重返京城,并凭借多年学习的营造技艺和纵横之术,智博奸佞,揭破阴谋,携手挚爱朋友守卫家国的故事。
潮剧,作为中华戏曲艺术的瑰宝,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历经600年的跌宕沉浮传承至今,如三江潮涌般澎湃激昂,又似工夫茶般韵味悠长,荟萃了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传唱着海滨邹鲁的古今传奇,更牵引着海内外潮人的乡思乡愁。
“益春嘴飞飞,我哩目花花!”随着这句充满潮汕市井烟火气的经典唱词响起,作为“登临计划——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第四部展演剧目的潮剧经典《益春》,5月10日下午在苏州开明大戏院正式开启江南首秀。
为进一步推动潮剧艺术保护传承工作,弘扬潮剧传统文化,“潮韵书香 传承非遗”潮剧书籍捐赠活动近日在潮金大厦举行。活动中,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将成立以来组织潮剧专家学者编纂出版的潮剧书籍赠送给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大学图书馆
“益春嘴飞飞,我哩目花花!”随着这句充满潮汕市井烟火气的经典唱词响起,作为“登临计划——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第四部展演剧目的潮剧经典《益春》,昨天(5月10日)下午在苏州开明大戏院正式开启江南首秀。当婉转的潮州方言唱腔与苏州园林的雅致氛围相遇,一场
学习泰语的同学,应该都听过很多泰语里的“潮州话”?我们称之为“ภาษาแต้จิ๋วในไทย” ,其实在泰语的外来词汇中,除了有潮州话,还有广东话、福建话等,这是源于早期中国沿海移民对泰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距离《我的后半生》完播已经有些日子了,但这个聚焦中老年人婚恋的故事,依然还在网上引发讨论。它的收视成绩亮眼,但目前豆瓣仅有5.4分,打低分的网友主要针对的就是“剧情太狗血浮夸”。
从台前走向幕后、由演员成为作曲,著名潮剧作曲家李廷波从艺60多年,创作了200余部作品。年少时,李廷波因家境贫寒加入源正潮剧团,开启了潮剧生涯。虽然一开始是无奈之举,但领略潮剧之美后,这就成了他发自内心的热爱。艺术路上他获赞无数,他将潮剧前辈对戏曲的追求精神融
4月17日晚,受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邀请,潮州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赴省委党校,演出地方红色题材现代潮剧《茂芝·星火》。本次沉浸式音画党课《黑暗中点亮光明的灯:朱德与茂芝会议》,采用专题课程与现代潮剧相结合的方式,讲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故事,重现饶平茂芝会议史诗画卷,谱
在家庭伦理剧的创作谱系中,老年人常被简化为“空巢”困境的苦难符号,成年子女的振翅离巢与父母世界的结构性塌方,几乎成为此类角色的标配画像,老年生活单一的悲情叙事使银发群体在中国伦理剧的书写中始终扮演着催泪的工具。
浙产剧《我的后半生》正在央视热播,该剧由赏心悦目(杭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张国立主演,讲述了退休教授沈卓然在发妻去世以后,在老友的鼓励下开启相亲之旅的故事。
2025年3月30日晚,浙产剧《我的后半生》闪亮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档。这部改编于王蒙中篇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的浙产电视剧作,在“温暖”与“现实”的深度融合中,通过主题升华、叙事创新以及人设拓展引发了受众的广泛共情,将新时代老年婚恋生活都市剧推向了一个新的
2025年央视开年大剧——浙产剧《我的后半生》,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切入老年婚恋议题,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如同一面时光棱镜,不仅折射出当代社会对衰老议题的“选择性失焦”,更以精准的情感共振叩击现代人的孤独内核。这部剧早突破了家庭情感剧的类型限制,成为映照代际权利博弈
3月30日,浙产剧《我的后半生》在央视播出。与传统视角不同的是,该剧将爱情的主角设置为当下备受关注的“银发族”。它围绕退休教授沈卓然晚年的四段感情经历徐徐展开,串联起一系列关乎亲情、友情、爱情与成长的动人故事。